張庭綱Ting Kang Chang

臨床心理師

#親密關係議題#深度自我探索 #情緒困擾與壓力調適 #原生家庭與家庭關係議題

【現任】

看見心理諮商所 臨床心理師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 臨床心理師

心理食嚥室平台主理人:https://reveriespace.com/

【曾任】

臺中維新醫院 臨床心理師

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 實習臨床心理師

台北馬偕醫院精神科 實習兒童臨床心理師

【學歷】

天主教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系碩士班(論文主題:大學生成人依戀與愛情衝突管理之關聯性—以情緒調節為中介變項)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主修)/ 心理諮商學系(修畢輔系)

【專業資格】

臨床心理師高考及格(心理字第001566號)

國民小學特殊教育師資職前教育學程修習完畢

【治療專長】

以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探索個人內在的不同面向,並能夠提供中長期的深度自我探索工作。對以下議題,與憂鬱沮喪、焦慮緊張等情緒有特別著墨,在諮商中討論議題則不侷限於此。

<自我認同>

自信與價值感低落;性傾向(LGBTQ+)與性別認同;原生家庭對自我的形塑;金錢、成就議題;知識焦慮

<親密關係>

信任感與不安全感;關係衝突;伴侶瞭解與溝通;社交困擾與人際迴避

<靈性議題>

空虛無意義感;靈性理念的混淆與整合;靈性議題落實困難

<飲食心理>

外貌自信與身體意象困擾;情緒性飲食;衝動欲望

【治療理念】

在心理學的科學研究中,對人的飲食與減重有所著墨,研究發現減重的人經常落入「燃起希望、嘗試努力、中斷挫折、反覆自責」的心理歷程循環。事實上不只是飲食減重,這樣的循環在人的一生中,會以相似的模式在不同領域中重複出現,比如賺錢理財、學業工作、培養新的好習慣、交朋友與親密關係,都可能面臨類似這樣「燃起希望、嘗試努力、中斷挫折、反覆自責、無助絕望」的心理困境。同時在每次的無助絕望到重新燃起希望之間都是一段漫長的修復與掙扎。

我們期待透過心理諮商幫助您思考自己的內在狀態,看見人生中不同階段反覆出現的議題與困擾。

運用生活中的各種事件與浮現心中的任何畫面,作為諮商討論的素材,能幫助我們覺察個人內在的思考、情緒感受與價值選擇的偏好習慣。這種能思考自己內在狀態的能力,對提升個人生活品質與幸福感可以有全面性的幫助。

「學會認識自己的內在狀態,未必能免於痛苦與磨難,但能使我們在承受磨難的時候,不致於匱乏無助,或失去享受生命的能力」

我們相信一個人越能審視自己的內在,越是能夠對生活中迎面而來的困境有更多彈性與緩衝。我們不追求對於個人議題或內在困惑的究竟答案或單一解答,而是發展出面對困惑與承受困惑之時,仍能持續思考下去、豐富思路的能力。如此消化生活中種種令人感到複雜難解的感受,這個過程,我們就正在長出自己的內在力量,面對外在現實與內在情緒世界的種種挑戰。

在心理諮商中,讓我們一同探索內在,聆聽自己的聲音,對自己的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與瞭解,在重覆的循環與受苦中走出另一條屬於您自己的道路。

More from this accountSee all

陳品惠 Tina Chen

諮商心理師 諮心字 001340 號 【現任】 看見心理諮商所 治療師 東吳大學健康暨諮商中心 兼任心理師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諮商輔導組 兼任心理師 【經歷】 方煦心理諮商所 合作心理師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 合作講師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學務處學生輔導中心 專任心理師 輔仁大學學生輔導中心 專任心理師 聖約翰科技大學 學務處諮商輔導組 & 職涯發展資源中心 專任心理師 行政院衛生署立基隆醫院精神科 實習心理師 【學歷】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 教育心理研究所 碩士 天主教輔仁大學 應用心理學系、企業管理輔系 學士 【專業資格】 臺灣諮商心理師專技高考及格 (諮心字第001340號) EFT情緒取向伴侶治療國際認證課程初、進階訓練 EFT情緒取向個別治療國際認證課程初、進階訓練 薩提爾模式諮商會談實務訓練初階課程 Focusing澄心聚焦基礎工作坊(澄心聚焦一、二階工作坊) 【治療專長】 人際/親密/家庭關係 親子/親職教養 伴侶/親子諮商 生涯/職涯議題 情緒與壓力調適 深度自我探索 癌症諮商 【治療理念】 我是陳品惠諮商心理師,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在我自己的經驗中,的確也常覺得人生真的不容易,每個年齡、階段都有需要面對的課題… 婚姻已經是人生的一場修煉,而親職教養又是另一場修練… 但在這些年陪伴案主和自己走過低潮的經驗中,讓我更加看見每個人的潛能與堅強,也讓我更加相信,只要能給予接納與關懷,提供安全的關係和場域,我們都有機會以更多元彈性的角度和方式來應對我們遭遇的挑戰,也更有機會突破面前的困境。 在多年前罹癌後,自己曾走過一段抗癌治療又復發的歷程,經驗過慌亂、無助、掙扎、痛苦等心情,我懂那種在黑暗中不知能否看見光明、在谷底不知能否爬起的茫然與無力,在走向療癒的這一路上卻也更加看見自己的堅強與韌性。生病對我來說是一個生命的提醒,提醒我去看見深藏在身體內的情緒議題,讓我從中省思健康與身心靈的關係,意識到更深層的議題與慣性的模式,也點醒了我是如何在母職中疏忽了對自我的照護。這也是諮商給我最大的禮物,不僅助人,也幫助了我自己。 最後,想告訴大家,遇到困境的時候,請記得先照顧好自己,這不代表自私或要去傷害別人,而是好好正視自己內在的聲音。照顧好自己的心,身體也許就更不容易生病。最重要的是,當我們能夠接納、肯定自己,而不只是自責、批判自己時,我們就有機會為自己充好電,讓自己有更多的能量,可以繼續前行、進步,走上我們期待的人生道路。 【FB粉專】 那些癌症教我的事

周庭筠 Ting-Yun Chou

【心理師證照】 臨床心理師證書字號/心理字第001710號 ​ 【專業資歷】 看見心理諮商所 臨床心理師 台北家防中心 精神衛教服務 臨床心理師 【專業經歷】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全觀心理健康中心 社區預防組 臨床心理師/臨床督導與教師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 研究助理 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 實習臨床心理師 【相關經歷】 法官學院合作心理師 康健雜誌合作心理師 心衛中心合作心理師 社區與校園合作心理健康講座,合作單位:台灣高等法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服務社區據點、聖保祿醫院、海洋大學、玄奘大學、欣欣天然氣等 【相關學歷】 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臨床心理組(論文主題:臨床憂鬱情緒病人之工作記憶、思考抑制、反芻與憂鬱症狀之關係) 天主教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系 ​ 【專業資格】 國家高考臨床心理師執照(心理字第001710號) 臨床心理師兩年期訓練(PGY)完訓:老年、成人、兒童、憂鬱自殺、癌症心理腫瘤和社區課程 馬偕紀念醫院自殺個案管理學門課程完訓 癌症心理照顧基礎與進階課程完訓 荷光成人性諮商S101性自我探索整合訓練課程完訓 長照Level I-III完訓 甲類安寧療護與乙類居家安寧完訓 ACP預立醫療照顧諮商人員訓練課程 師資 【心理治療專長】 自我議題: 深度自我探索與成長 生涯議題: 生涯發展 職涯發展與規劃 職場壓力調適 人際關係議題: 原生家庭關係 親密及伴侶關係 親子關係 職場人際 情緒議題: 失眠 憂鬱症 焦慮症(如恐慌症、恐懼症、適應困難、社交焦慮等) 情緒困擾與壓力調適 自律神經失調 身心症 精神疾病諮詢與生活適應 心理腫瘤服務-癌症疾病相關心理調適 正念認知治療法(MBCT) 【心理治療理念】 我們每天都在面對大大小小的困難事件,每個事件來臨時我們會評估自身與外在的資源是否能因應,當我們內外在資源與事件需求有差距時就會產生壓力。 壓力會帶來生理、心理或社會環境的改變,這些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的日常。 但是,這些日常在某些時候會讓我們感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適,並且影響到我們工作表現和人際互動。 而心理治療,就是一個可以在我們面對壓力影響到生活時可以使用的方法之一,無論你是處在何種情緒狀態、重大壓力中,又或者是面對自我、原生家庭、人際互動、親密關係或未來生涯發展感到卡住、迷惘。 心理治療就像一場心理師與你共同的旅程,全程我會用真誠開放的接納、專業的心理背景陪伴你“與困難共處”,透過與你討論你當前在意的困擾與設定目標,逐步與你在困擾與壓力中去梳理自身想法、情緒與身體感受,隨著旅程的進行你可以更與真實自我靠近,最後你會長出自己的力量來面對生活所帶來的各式困難,活出你最真實、自在的樣貌。

賴聿軒 Tianna Lai

【現任】 看見心理諮商所 實習諮商心理師 外商公司 資深會計主任 管顧公司 負責人 【專業資格】 玄奘大學 應用心理學系碩士(在學) 臺北醫學大學 初階健康管理師(受訓中) 臺北醫學大學 營養保健學分班結業 致理科技大學 財務金融系副學士 【治療專長】 職場議題:求職技巧/平行與向上管理/人際關係適應/斜槓人生時間與經濟管理/財務規劃議題 生涯探索與發展 LGBT多元性別族群 【給來談者的一段話】 如果你想期待透過諮商尋求面對生命議題的「方法」, 很遺憾,我沒有辦法在不了解你的情況下給你直接的建議, 改變的關鍵是在於看見自己與這些方法之間的各種可能性; 我想邀請你花一些時間認識自己與可能性之間適合你的路, 如果你願意,就讓我陪伴你一起發現更好的自己。 【認識治療師】 「生命授予我們,但我們需付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印度詩人泰戈爾 #職涯中尋找自我認同 從銀行、外商、直銷到進入心理諮商領域,支撐我挺過每個不容易關卡的是那個深藏在內心深處的不甘與相信。 #好好活著,一直都不容易 每個生命任務都有困難與解鎖的光譜,我欣賞在每個光鮮亮麗的外表下的你,可能經歷過幼年的孤單、就學時的霸凌、就業從高峰跌落谷底的黑暗、親密關係的破碎與父母的驟逝…,外表看起來好好的,不代表內心裡面是好好的,即便我沒有經歷過你的生命經驗,但我懂得承接情緒與生命是有多麼的不容易,也能夠體會被看懂是如此的重要。 【治療理念】 「我們需要停下來看看,好好想想自己最重要的是什麼?」 因種種生命經驗,讓我能理解好努力的你,那個努力背後的心意與想望。 從小到大的那份曾經的理想,也在愈靠近出社會的階段,愈容易被現實因素輾壓以致於漸漸忘了原來自己要的是什麼。 #用偽裝得到的愈多,真實擁有的就愈少 為了迎合周遭人的期待,究竟丟掉了多少的自己? 如何在各個領域中前進的同時依然能保有自我,使自己能處於平靜並接納自己的狀態是我所關注的,在此感謝你讓我成為這趟不容易的路上的一個陪伴。

何培申 PeiShen

諮商心理師 #人際議題 #親密關係/伴侶/婚姻/分手/離婚 #家庭關係/原生家庭  #青少年與親子諮商 #特殊教育/身心障礙 #職涯發展 【現任】 看見心理諮商所 治療師 世才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兼任心理師/職涯教練/課程講師 耕莘專校兼任講師 劇場工作者/即興劇演員及帶領者 【專業資格】 臺灣諮商心理師(諮心字第0002593號) 中等學校階段特殊教育教師(特中第9300517號) 【經歷】 新北市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委員會第六期心理評量人員 新北市立大觀國中正式特教教師 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心理師 *身心障礙者議題:第一發展基金會、基隆市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基隆市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耕莘專校、蘭州國中等機構個案研討或專業訓練。 *性別議題:第一發展基金會、基隆市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希伯崙共生社區、華梵大學、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觀音線愛牽手協談專線志工、台灣社區健康及家庭關係促進協會志工心理健康服務方案、內湖老人安養中心社工、自閉症基金會等機構性平議題講師或團體帶領者。 *戲劇應用:衛生福利部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工作社工共識營、微笑角即興劇劇團【聽說.愛 】 即興愛情工作坊、國立陽明高中生命教育系列活動【勇氣肌力訓練】即興劇帶領者、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輔導志工同理心訓練、即興大排檔【即興生活】工作坊、花蓮縣特殊教育教師研習【即興劇於特殊教育的應用】講師、台灣冒險學習發展協會【推動新北市兒童權利公約培力方案】、 致理科技大學【壓力調適工作坊】講師、鷺江國小志工團體訓練講師 *職涯議題:桃園就業中心求職工作坊、北區就業中心職場紓壓工作坊、聚陽基金會青年展翼計畫大學生職涯營隊【未來菁英領袖營】講師、遠昇科技團隊共創營講師、Career就業情報求職技能工作坊、生涯規劃工作坊、精障求職團體、桃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就業輔導人員等等。 ..... 【治療專長】 *特殊教育及青少年族群:性議題、人際關係、愛情、生涯發展、家庭溝通、親職教養 *成人:職涯發展、『CPAS職業適性診斷測驗』應用分析、情緒/壓力調適、生命探索、親密關係及伴侶諮商 *戲劇應用團體帶領:情緒探索及表達、自我認識、溝通、人際關係、愛情、團隊凝聚及共創等等議題 ..... 【治療理念】 我相信,真正的力量不是存在於強者身上讓人崇拜依賴,而是存在於每個人身上等著被看見。 過去擔任教職時,我也成為過優先要求對錯及標準的嚴格角色,擔任過苦口婆心循循善誘的角色,這些角色都預先對「好」設立了一個正確的定義,希望帶領當事人往它走去,但往往推不動甚至連關係都不易維持,從對方跟目標的距離,拉扯至我與當事人之間,那樣同在一個空間裡卻明白我們身處在兩個世界的感覺十分難受,有時我會想「我這樣的建議在他的世界裡真的有用嗎?所謂的「有用」,到底又是指什麼呢?會不會,我希望他變「好」,這整個過程正是他的痛苦來源?」。時至今日,我不再輕易使用「抗拒」這個詞來形容當事人,不是不願意改變,也不是傷痕使人無法前進,而是他有自己的故事。 因為真實地一分一秒活過、掙扎過,每個人對自己的問題其實有著深刻的了解,這是龐大的資源,只是暫時被問題綑綁住而看不見。我的角色,是帶著好奇與尊重,邀請他共同創造一個對話的空間,跳出來看看自己跟問題的關係,說說自己的生命故事,協助當事人去看見自己專屬的意義、希望以及價值,不論是做出改變的行動,或者是找到目前狀況的意義。 伴侶關係也是如此,我們想跟對方分享一種「我覺得最好」的愛——最安全的愛;最有趣的愛;最投入的愛;最深刻的愛;最自然的愛…有著我們過去的學習跟對未來的期待,但在一來一往之間有,不小心急了,往往讓對方感受到的不如預期甚至天差地遠,這時候,我們最需要的,是重新找到那份願意,在對話中重新好好聽,好好感受,最後,才是好好說。 不同,不會讓我們難以在一起。當對話不再像專家的教導,而像丟球一樣你拋我接,像即興創作一樣全然打開不設限,然後我們在對話中彼此理解、共同創造新的行動或體會, 在主流價值之外看見自己的閃亮點, 使人更自主、更有力量, 那就是我身為一個陪伴者,最大的榮幸。

黃騰億 Alex Huang

# 親密關係伴侶諮商 #情緒困擾與壓力適應 #多元性別與同志議題 #原生家庭與家庭關係 諮心字第004849號 【現任】 看見心理諮商所 治療師 【經歷】 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臺北分事務所 諮商心理師 格瑞思心理諮商所 兼任諮商心理師 財團法人旭立文教基金會員工協助方案部(EAP) 兼任諮商心理師 淡江大學諮商職涯暨學習發展輔導中心 伴侶諮商心理師 檸檬心理 線上心理諮詢師 【學歷】 東吳大學心理所工商與諮商組 碩士 東吳大學心理系 學士 【專業資格】 臺灣諮商心理師專技高考及格(諮心字第004898號) EFT情緒取向伴侶/家族治療國際認證初進階訓練 完形取向個別諮商專業訓練 人際歷程取向個別諮商專業訓練 EFT情緒取向個別治療初進階訓練 【治療專長】 情感與親密關係(失戀、婚前諮商等)、婚姻與家庭關係(外遇、婆媳、離婚等)、自我探索與成長、情緒困擾、壓力調適與管理、人際與原生家庭議題、性別認同與同志諮商(多元性別友善)、悲傷失落與依附創傷議題 【治療理念】 誠摯地邀請你與我攜手合作,使你所重視的關係(包含你與自己的關係),其中的愛更能自在流動。讓我們一同見證你一步步成為自己渴望的樣子、活出你自在的人生。我真心相信─你永遠值得為自己這麼而活。

石睿涵 Jui-Han Shih

你好,我是石睿涵心理師,我相信每個人都有成為自己的渴望與能力,對我來說那些模糊或做不到的感受,都是極具有意義,等待著我們再一次的看見與淬煉出價值,謝謝你願意讓我陪伴你,一起去探索並拾回真正的自己。 ​ 【心理師證照】 諮商心理師證書字號/第諮心字第 005879 號 ​ 【現任】 看見心理諮商所 諮商心理師 ​ 【專業資格】 專業完形治療師(初階/中階/高階完訓)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 碩士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 輔系/文化創意產業設計與營運學系 ​ 【專業訓練】 ​​哈科米愛的同在/非語言訊息覺察/靜心/情緒滋養初階工作坊受訓完成 【治療專長】 完形治療及經驗取向 著重個人當下的真實體驗與感受,為結合身心全人的治療取向,適用於:情緒、身心整合、夢工作、內在衝突(如:理性與感性對立)、深度自我探索 表達性藝術治療 理性的大腦有時會過度干預我們真實的感受與需求,透過多元藝術媒材可以幫助我們探索內在真實的聲音,適用於:國小以上的來談者 情緒議題 情緒議題:憂鬱、焦慮、憤怒、多重情緒困擾、高敏感、感覺不到自己的情緒 自律神經失調:失眠、肩頸僵硬、胃痛腸躁、呼吸不順 深層情緒與需求探索:適合願意探索更深刻的你,分析與感受隱藏在表象情緒之下的真實情緒與需求 關係議題 家庭關係:原生家庭、童年創傷、親子衝突、情緒勒索、歸宿感、小大人的傷 伴侶親密關係:安全感、關係經營、親密溝通、開放式關係、多元伴侶關係 生涯/職場議題與調適 生涯發展:生涯興趣探索、生涯定向 職涯探索與適應:職涯規劃、職場壓力調適、人際互動技巧、向上溝通 深度自我探索 自我價值感、存在議題、生命意義 【經歷】 看見心理諮商所 個案管理師 義務張老師 -職場: 華碩領袖人才培訓計畫受訓人員、編制勞動部福祉退休司工作生活平衡指引手冊、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員工協助方案研究助理、日月光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員工關係部專員 -學校: 大專院校社區機構 藝術治療團體與工作坊帶領者 (於臺灣師範大學、臺北教育大學、世新大學、龍華科技大學、臺中教育大學、亞洲大學、嘉義大學、明台中學、大同社區、簡單心理等,擔任同理心、情緒與壓力調適、創傷修復、生涯探索、多元性別、教師喘息團體/工作坊講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全職實習、臺中市立東山高中兼職實習諮商心理師 ​ 【關於我-這個人】 自幼的成長歷程與家庭環境,加上高敏感的特質,讓我很容易進到他人的故事裡,共感他人的情緒感受。 高敏特質也讓我從有意識以來就特別會跟自己「打架」,理性的我與感性的我、社會期待的我與真實的我……極端的兩極總是不停地在拉扯著我的內在世界,憂鬱狀態便從小就如影隨形地跟著我,而完形治療與諮商專業為我帶來新的生命體驗,讓我理解那些被我極力壓制的「陰暗面」(像是:自私、生氣、嫉妒),都在努力地用自己的方式在為我這個主人發聲,找到了意義與和解,才真正感受到內在的戰爭有了停戰的可能,也逐漸長出屬於自己的樣子。 當內在不用花好多的力氣打架,心裡也才有了空間能感受到愛的存在;當重新找回了自己的樣子,便擁有了彈性與自由可以各種關係中自在行走,也讓共感,成為美好的生命禮物。 【治療理念】 渴望被愛是人的本能,我相信每個人從出生開始,都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讓自己被愛。 而小時候的環境與重要他人對待我們的方式,讓我們認為特定的方法才能獲得「愛」,然而隨著年紀的增長跟環境的改變,舊有的模式不再有用,反而成為了困住我們的枷鎖,讓我們渴望愛,卻一而再地在關係裡受傷。 如果你也同為在愛中辛苦的人,我希望陪伴你一起看見那些未被滿足的需求,陪你一起滋養你內心裡希望被愛著的孩子,我相信當有足夠的看見、足夠的覺察,一個人就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也會活得更加自在與自由。

盧珍珍 Janine Lu

諮商心理師 #親密關係伴侶諮商#原生家庭與家庭關係#情緒困擾與壓力調適#創傷與失落議題 #深度自我探索 【現任】 看見心理諮商所 諮商心理師 伯特利身心診所 合作諮商心理師 台北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外聘心理師 【專業經歷】 伯特利身心診所 合作諮商心理師 台北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外聘心理師 台北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諮商心理師/心理師督導 基督教芥菜種會附設愛心育幼院暨花蓮少年之家心理輔導員 現代婦女基金會外聘心理諮商員 台中縣市政府特約心理輔導員 【學歷】 Seton Hall University 西頓霍大學(美國) Psychological studies (M.A.) 心理學研究(碩士) 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y (Ed.S.) 家庭婚姻治療學(碩士後) 【治療專長】 IFS(內在關係系統治療)取向 個別諮商、親子諮商、伴侶諮商、家庭諮商 情緒困擾與壓力調適(焦慮、恐懼、恐慌、憂鬱、憤怒、失眠、強迫、自律神經失調等) 原生家庭議題(依附創傷、肢體/言語受暴、暴力目睹、糾結關係與界線、世代傳承、教條、親子衝突等) 親密關係與教養(分手、外遇、衝突、溝通、暴力、婆媳關係、教養分歧等) 飲食困擾症狀(身體形象、自我厭惡、強烈害怕、憂鬱、過度限制、執念等) 物質依賴(酒精、菸、藥物、食物、購物狂熱等) 自殺意念或自傷(憤怒、悲傷、痛苦、自我批判、報復、自我毀滅、無望感等) 創傷事件(性侵害、性猥褻、意外事件與災難、生命威脅、霸凌等) 失落議題(死亡、哀傷、憤怒、痛苦、失戀、老化等) 內在小孩的療癒(生存意義、失落、早年創傷、羞愧、自殘、自卑、低自信、價值感低落、不明疼痛、解離症狀、身體轉化、罪惡感、失敗感、強烈孤單感等) 熟年生活與適應(憂鬱、焦慮、失落、失眠、婚姻關係、親子關係、更年期身體的轉變與調適、生命探索與重塑、自我整合等) 【專業訓練】 台灣諮商心理學會第三屆督導專班課程訓練 72小時 台北市自殺防治守門人種子講師 台北市教育局安心服務訓練初階與進階課程 蔡順良老師《客體關係理論與實務應用工作方-初階與進階》 英國BWRT(BrainWorking Recursive Therapy)Level I治療師 美國IFS(Internal Family Systems內在關係系統治療)Level I訓練認證 【治療理念】 在多年的臨床經驗中,深刻感受到,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因著個人早期所接觸到的照顧者、親屬、朋友、同儕、宗教、教育環境等的影響,形成各種不同的早期經驗,這些經驗可能深植於我們每個人的內在,而轉換為各種的感覺與價值觀點。我們也都有保護系統,保護系統本就是維繫我們生存的機制,但有時候它們可能會形成極端現象,在面對不同的人或事物時,當被觸發了某些情緒或記憶,就可能會形成在工作與生活上的過度壓力、人際關係問題、家庭衝突、親密關係障礙或個人的疾病與症狀,這些困擾可能會成為個人、伴侶或家人過多的負擔而令人無法承受。然而,我們都有原有的內在資源,經由專業的帶領,當我們內在的情緒、感覺、想法、價值觀等,獲得適當的被理解、陪伴與療癒,我們能夠感受到內在的輕省、平靜與滿足並找到嶄新的自己。 期盼您與您的家人,透過心理師的服務,提供給自己認識自己的機會,當您理解自我內在系統的運作模式,與外在系統的干擾時,您看任何事物與這個世界將會是完全不同的眼光,您的生命與生活將會獲得加倍的豐盛,對於未來感受到更多的希望感、滿足感與幸福感。

陳彥琪 Jessica Chen

諮商心理師 #親密關係/伴侶/婚姻/分手/離婚 #家庭關係/原生家庭 #兒童青少年與親子諮商 #人際議題 【現任】 看見心理諮商所 治療師 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 災難心理醫學首席顧問 經濟部工業局委託樂學網之幼兒AI教保學習發展平台 計畫顧問 【經歷】 臺北市萬華親子館 副館長兼諮商心理師 旭立心理諮商中心 諮商心理師 TSMC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特約諮商心理師 財團法人利伯他玆教育基金會 諮商心理師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松德院區精神科社工 風傳媒、育兒生活專欄作家 【專業資格】 臺灣諮商心理師專技高考及格 上海二級心理諮詢師 第1303000226200573號 法務部程序監理人 杏陵基金會 幼教生態實務及親職教養團體專業培訓 【治療專長】 親密關係、親職教育與親子關係 兒童暨青少年心理輔導 身心議題、生涯探索與人際議題 熟年生活與適應 【治療理念】 相信失敗、困難與挫折,都是促使個體重新成長的養份,而若有人能在這樣生命的缺口中灌注肯定與同理支持的穩定力量,便能協助自己走過逆境並迎向陽光。有時僅僅只是靜下心來覺察內在,與自我的情緒連接,並試著悅納自己,我們就能淬煉出堅強的韌力,並帶著豐碩的心靈果實去面對下一次的挑戰。 人生路上沒有白走的路,過去的生命歷程中也許混雜著愛與傷痛,那都是我們形成與他人、伴侶甚至是孩子之間又緊密又糾結的關係源頭,而透過來到這裡,我們開始更深刻的看見內在自我,並透過一同經驗、摸索未來的路,讓腳步越佳堅定地大步前進。 【專業著作】《你實在太累了,不是不會當媽媽》

曾欣怡 Tseng

諮商心理師 #生涯/職涯議題 #家庭關係/原生家庭 #情緒困擾與壓力調適 #深度自我探索 【現任】 看見心理諮商所 治療師 花蓮生命線 資深專線輔導員 花蓮生命線 專業督導 【經歷】 天使心家族基金會 諮商心理師 真理大學 資源教室輔導老師 馬偕醫院 自殺防治中心 實習心理師 中崙諮商中心 實習心裡師 花蓮生命線 危機專線輔導員 【專業資格】 臺灣諮商心理師專技高考及格 長期照護醫事人員訓練level 1認證 自殺守門員 種子教師 【治療專長】 照顧者壓力與情緒調節諮詢 心理危機處理、壓力調適 生涯/職涯諮商、女性職家衝突困境、職場人際 家庭世代差異與衝突、家庭溝通 【治療理念】 我相信我們每個人的「心」,都是一個「收納箱」,放著我們的記憶、情感、生命軌跡、日常點滴、對未來的盼望、對夢想的追求。 日積月累,東西多了,難免雜亂,叫人不知所措,難以斷捨。 我的諮商理念是:成為你在關係、親密、職場、家庭、生涯上專屬的管理師。我會幫你更加認識自己、看清楚過去和現在的處境、盤點現有資源、辨識環境中的助力與阻力、排出優先次序,做出你此刻的最佳選擇! 當下的危機通常是生命轉機,取捨作決的過程,也是我們回觀成長來路、拿回人生的主權的契機!

許玲皪 Linz

【現任】 看見心理諮商所 實習諮商心理師 【專業資格】 玄奘大學 應用心理學系碩士 (在學中) 臺北醫學大學 初階健康管理師認證 臺北醫學大學 特定寵物健康管理照護師認證 ​ 【專業訓練】 ​​哈科米愛的同在/非語言訊息覺察/靜心/情緒滋養初階工作坊受訓完成 【治療專長】 親密關係議題(情感議題/伴侶關係) 人際關係議題(人際溝通/互動困擾) 原生家庭 自我探索 LGBT多元性別族群 台語諮商 ​ 【認識治療師】 生長在大家族中,讓我在家族跟家庭之間的關係很緊密,我很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也包含了與寵物之間的關係,因為不管是人或是寵物,對我來說都是家人跟夥伴的概念。 而身處在人與人緊密連結的環境中,如何在與人之間的生活保有自我,不讓自己淹沒在他人說裡面,這也是我在走進諮商室裡開始學著正視自己後,看懂的團體之間的動力,不讓自己迷失自己的位置跟角色 因為成長環境讓我很重視人際關係,但有時候過多的重視關係容易讓人們迷失了自我、失去方向… 而要如何在這個過程中既可以重視關係卻又可以把彼此的界線跟關係動力看懂,還有劃清楚彼此之間的位置,這是我想要關注的焦點。 ​ 【給來談者的一段話】 現代人好多都忙於工作、生活、忙於人際圈、忙著向外求的部分,缺乏了照顧自己的行程,甚至好多人已經被生活節奏壓迫到已經忘記照顧自己了,正視自己需要一些空間,我在這裡邀請你把自己排入自己的行程裡,讓我們可以正視它不要再忽略自己了。 如果你覺得生活有點混亂、很多的情緒無處可說,諮商室會是一個很好訴說的空間,為自己保留一點屬於自己的行程,不要被生活中的其他事淹沒,我們可以在這裡創造屬於自己的小世界,沒有外界的紛紛擾擾、沒有工作跟生活的緊湊、沒有好多的他人說。 我知道要跟陌生人去表達內心的世界,或是要跟陌生人敞開自己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我想說,如果願意的話,如果願意為自己鼓足一點勇氣,當然我們可能會因為一些未知的恐懼讓我們裹足不前,所以在踏出下一步之前都讓人好猶豫跟躊躇,但如果想試試看,如果想對自己有一些突破,我想說我會在這裡,盡可能的陪伴你去照顧你的那份勇氣,陪伴你去好好的整理、正視照顧自己,來讓那些困擾著現在的過往、當下跟未來,試著用不同以往新的視角、心的視野來去賦予每一段經驗新的意義跟創造新的體會。

何盈靜 May He

諮商心理師 #創傷失落與自尊重建 #多元性別 #家庭關係/原生家庭 #情緒困擾與壓力調適 【現任】 看見心理諮商所 治療師/實習心理師督導 台灣司法心理學會 常務理事 【認識治療師】 身兼「精神障礙患者」的家屬以及「多元性別族群」的身分,我不斷追尋這兩者被誤解的緣由,成為心理學家後,我更理解人們因為不夠了解而產生排斥感的防衛心理,從此,致力於打破汙名化及標籤效應,讓人們除了追求自我目標之外,也能重視個人的身心平衡及人際間的心理健康。 從教育界跨足心理界,我曾跟著兒童及青少年青春狂飆,也曾與青年人走過迷惘;再涉足長照領域,我陪伴長者健康終老,也協助身心障礙者增加社會化發展。同時我也是斜槓法律人,透過學法且知法,為當事人開拓廣袤的視野,更能適應這快速多變的世界。 【經歷】 長期照護居家心理復能服務 長照心理師 新北市樂齡學習中心 樂齡課程講師 各大專校院、國中、國小 心理衛教講座講師及團體工作坊帶領者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第一校區)專任諮商心理師 真理大學(台南校區)專任諮商心理師 新北市立三多國中 輔導教師 衛生福利部安心專線 接線輔導員 【專業資格】 臺灣諮商心理師專技高考及格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人員培訓合格 長期照護醫事人員Level 1、2、3培訓合格 輔仁大學 學士後法律學系學士 國立中正大學司法心理修業證明班第1期結業 臺北市立大學 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中等學校國文科教師證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學士 【治療專長】 情緒調適與壓力因應 多元文化與性別認同 創傷修復與自尊重建 自殺防治與危機處理 長期照護與家庭系統處遇 生涯規劃與職涯轉換 心理素質與韌力提升訓練 【諮商督導專長】—〈助人工作者及相關科系學生〉 正向賦能及經驗取向督導模式 人際歷程取向治療訓練(整合模式) 跨專業系統整合訓練 (教育、心理、法律) 【理論取向】 治療過程中我以「人際歷程取向」的治療概念為核心架構,融合人本取向、後現代及多元文化取向、存在主義與經驗取向、認知行為取向、客體關係及依附關係理論以及現實治療(選擇理論)的概念,讓當事人逐漸看見每個經驗所帶來的不同影響,一同在困境中面對即將來臨的風暴,鼓舞當事人為自己嘗試不一樣的選擇,雖有恐懼,仍為自己勇敢出征。 【治療理念】 每個人都無法將自己排除於關係及群體之外,我們隨時都在選擇「親密連結」或「獨立自主」,如何在關係中維持親密又能保有自我,使個人處於平衡狀態且不再為關係所困,一直是我關注的焦點。 透過邀請當事人看重自己的情緒感受,「梳理、清理、整理」,逐漸釐清自己處於何種情況,在治療師的支持下,能夠再次為自己做出選擇,也能表達出自己的需求,不斷練習悅納自我,走向更適應的狀態。 我相信:真正重要的東西並非肉眼可見,而會一直在內心深處流淌著,涓滴成河。不論喜悅或悲傷、正向或反向,隨之而來的發展及成長皆如此。 請讓我陪你,走一趟探索(宣洩、放下、進化、體認、驚奇)之旅。

劉玉文 YuWen Liu

諮商心理師 【專業資格】 臺灣諮商心理師專技高考及格 美國加州專業催眠治療學院 P.A.S.H 合格催眠師 美國 NAHA 國家整體芳療協會芳療L1認證 國內外美展獲獎及聯展多次,於國父紀念館、北市社教館等舉辦五次創作個展 國立清華大學 (原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心理治療專長】 人際/關係:伴侶、婚姻、家庭、親子、職場、親密關係 情緒/壓力調適、物質成癮、創傷議題 深度自我探索、生涯/職涯規劃 LGBT多元性別/同志自我認同與跨性別 憂鬱/躁鬱/焦慮/恐慌/強迫症狀 暴食/厭食症、身心症、失眠 兒童/青少年/親職諮詢 睡眠放鬆課程、夢工作、正念療法 潛意識深層溝通/催眠療法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 表達性藝術療育:以繪畫、音樂、肢體律動、精油香芬、呼吸靜心擴展生命能量 熟年生活與適應 家庭系統排列 【專業經歷】 新竹科學園區、台元科技園區企業 特約心理師 & 員工關懷與協助方案 講師 肯愛社會服務協會方案外聘督導、兒童情緒體驗營講師、志工培訓(陪伴兒童與銀髮族) 講師 能清安欣診所 & 心聆工作坊 & 加惠心理諮商所 諮商心理師 湖口國高中特約心理師 北市以琳少年學園中介教育服務的中輟學生〈國中〉團體輔導 北市心理復健家屬聯合協會輔導志工 十三年外商企業工作經驗 【心理治療理念】 ~~擁抱自己的當下,生命便如花綻放~~ 我相信人有著無限潛能,天生有自我調節能力與自我成長的力量。當願意真實面對與接觸當下的各種關係時,能量便會充分的被運用並產生創造力。生活是一種學習、練習與實踐的結果,當把注意力停留在虛幻的未來或是徘徊在過去回憶時,便會耗損抵銷現在的生命力。 你/妳是否常在親子、手足、夫妻、伴侶、同儕、職場關係裡遇到挫折?是否處在顧及家人和自己需求的掙扎中,進退兩難? 或許很多時候會睡不著、空閒時會煩躁不安、即使累了仍頻繁滑手機、呼吸短淺,像是吸不到空氣、高度敏感於他人的眼光和評價、無法控制情緒、常面臨身體上病痛,有時卻找不出原因、許多緊張或哀傷或無法掙脫的夢境…; 或許有些想法常縈繞在心頭:我不夠好、完蛋了、快要崩潰了、無聊、想要破壞發洩、想躲起來、不知道為何而活、都是我的錯或都是xx的錯…; 可能強烈感受到空虛、孤獨、害怕、無力、恐懼、壓抑、哀傷、憤怒或者時不我予的無奈; 這些現象是都是生命底層的呼喚,生命能量要擴展的時機,卻因為我們不知道如何聆聽這些內在聲音而採取更多防衛行為,讓自己更遠離原初的自己,生活也更加困難。於是,我們開始不知道自己是誰,感受不到天生即俱足的自我實現和自我支持的力量。 生命中的關係包含自己與自己的關係、和他人、和物質層面、和大自然的種種關係;「如何經營關係」是學校教育沒教的事,卻是生命很重要的部分。當我們看懂自己是如何自動化傳承原生家庭的情感和互動模式的同時,便開啟新的生命循環系統、創造嶄新的生命歷程。 邀請你/妳與我共同創造一個對話的空間與體驗有品質的關係,一起去聆聽、覺察、面對與接納生命底層的呼喚,將內在的分裂一片片整合,擴展生命的可能性。 我很喜歡下面這組作品,當初創作的構想是由兩幅獨立畫作結合而成,可以隨時調整雙方的距離,在彼此相契的同時又保有自身的獨特性;也象徵著內在陰性與陽性力量兩者的交融運化。在關係中我們學習一起享有親密,也擁有各自的單獨。

劉民仰 MingYang Liu

諮商心理師 #親密關係/伴侶/婚姻/分手/離婚 #家庭關係/原生家庭 #情緒困擾與壓力調適 #深度自我探索 【現任】 看見心理諮商所 治療師 觀心心理治療所 治療師 【經歷】 長期照護居家心理復能服務 長照心理師 淡水馬偕醫院輕度失智症長者心理促進團體帶領心理師 新竹市立培英國中合作心理師 財團法人天主教福利會約納家園合作心理師 性教育輔導諮詢專線接線心理師 臺北市立中崙高級中學國中部和高中部代理輔導教師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兼職、全職實習心理師、以及臨床學員 新北市立永平高級中學認輔教師 【認識治療師】 投身於精神分析領域鑽研與學習近十年,我透過被諮商以及多年來持續接受督導,盡可能的淨化自己,在生活上讓自己減少苦惱、增加彈性和自由,在工作上要求並期許自己是個足夠澄澈的管道與媒介,能陪伴當事人通往自己的內心。 正因為自己經歷過,所以我了解當事人處於困擾或面臨改變之際內心的掙扎和苦楚,我能體會當事人坐在我面前時的感覺,因為我也確實的坐在那裡。 我相信我們愈向內走入自己時,愈能通往他人內心。我們的內在愈澄靜,也就愈能如實鏡映出他人的樣子。事實上,也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免於落入各種投射和想像裡,從情緒和苦惱的泥淖中抽身,遠離人我關係中的各種誤解與錯待,真實且誠心的看見彼此,最終徹底地愛與被愛。 【專業資格】 臺灣諮商心理師專技高考及格 長照照護醫事人員level1培訓及格 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所碩士 青少年性諮商訓練、成人性教練訓練 【治療風格】 我以長期分析取向心理治療為核心,擅長以細緻溫和的方式協助當事人梳理其內在許多無以名狀、糾結複雜的心理狀態,在抽絲剝繭的歷程中增進當事人對自我、對個人所處情境,以及對其重要他人間關係的理解,在不斷地深化覺察與探索的過程中進行生命新舊經驗的整合,緩解痛苦並拓展心理空間,得以更自主的生活。 【治療專長】 感情與關係議題 原生家庭議題 悲傷失落議題 深度自我探索 人際關係議題 壓力與情緒調適 青少年議題與親職諮詢 婚姻/伴侶諮商 性教育輔導諮詢 【治療理念】 我行經煉獄般的醫療院所,佇足過青春洋溢的校園,駐守貼近民眾的諮商所。橫跨醫院、學校和社區三類不同場域所累積的經驗,使我有能得以陪伴與貼近人糾結困擾的心,共感於精神上的疼痛與苦處,而我接觸與陪伴過的當事人包含受苦於精神心理疾病者、家庭照顧者、經驗狂飆期的青少年、想關心卻窒礙難行的青少年父母,以及努力面對生活情境和內在心境中種種艱辛的社區民眾等。 我相信人生中所有的負面經驗,在心理治療的陪伴與協助之下,都將轉化成為每個人的內在力量和生命中豐富的滋養。因此,在你/妳需要時,我願成為你/妳穩定的支持與陪伴,在諮商中與你/妳同行,創造成長與蛻變。

王國仲 Kuo Chung, Wang

諮商心理師 #伴侶諮商#親密關係議題#家暴議題#兒童青少年議題#原生家庭議題#自我接納與成長#關係創傷與修復 【認識治療師】 成為一位諮商心理師至今,我服務超過1000個以上的家庭衝突問題,有家庭暴力、婚姻外遇、小孩虐待、婆媳問題、開放式關係等等。有些夫妻至離婚前甚至沒有良好的溝通經驗,常在離婚協議與討論中才真正有機會讓自己的心聲被伴侶聽見。這些經驗讓我深感惋惜,因為這些關係的起點,多半都是充滿著期待與嚮往的,只是在一步步向前走的過程中,因為各種原因漸漸亂了腳步、迷失方向… 這些年的伴侶諮商工作讓我看見且相信即使擱置多年未解決的議題,只要下定決心,都有轉圜的餘地。伴侶諮商室裡,我們看過多年不講話的夫妻重啟對話,雖然一開始很卡很難,但在諮商師的協助下也可能手牽手走出諮商室,重溫戀愛感受。 然而,不論是選擇繼續在關係中耕耘,或是讓彼此好好說再見,透過心理專業人員的協助,也可能為自己和伴侶帶來對兩人關係的新理解,進而產生正確行動的勇氣,看見未來新的可能。 【治療專長】 伴侶諮商:外遇/衝突/分手/離婚/溝通/關係經營/關係修復/婆媳議題/開放式關係/原生家庭與創傷。 熟年議題:親友過世/失落/孤獨/焦慮/死亡/生命意義/生涯再定位/中年危機/中年轉職/生命意義探索/自我整合/空巢期/婚內失戀/熟齡離婚/與成年子女溝通。 家暴議題:創傷復原/關係修復/自我照顧/家暴法令/相對人輔導。 兒青諮商與家庭諮詢:親子關係/網路沉迷/正念教養/偷竊/說謊/校園暴力行為/拒學。 個人自我接納與成長/關係創傷復原 兒童成長團體 熟年生活與適應 【現任】 看見心理諮商所 諮商心理師 創予國際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合作諮商心理師 新北市社會局家防中心 處遇人員、諮商心理師 立心慈善基金會 親職教育處遇人員、兒童輔導員 【經歷】 台灣力人關係促進協會 外聘督導、合作講師、心理師 旭立文教基金會 諮商心理師 福樂心理治療所 諮商心理師 力人心理治療所 諮商心理師 沛智心理治療所 諮商心理師 善牧基金會 合作心理師 新竹縣、金門縣、苗栗縣、宜蘭縣社會局等所屬家暴相關單位社工師專業訓練講師 基隆市家庭教育中心 講師 苗栗中華民國珍珠社會福利服務協會 外聘督導 台北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諮商心理師 黎明技術學院學生輔導資源教室 輔導員 台北監獄 性侵害加害人處遇人員 【專業資格】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證照(諮心字001311號) 薩提爾模式「婚姻與家庭治療師」專業認證 伴侶諮商訓練與督導結業 【治療理念】 ~~現代人愛情陷阱~~ 焦慮爆炸的時代,要保護自己只能戰鬥? 我們正置身於這股前所未有的多元價值的時代浪潮中, 不分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百官百姓,無一幸免, 在這股浪潮的侵襲下, 多數人急於擺脫各種名為傳統與集體的標籤, 機警的檢視與批判著每一個被稱為「主流」的言行, 熱衷追求探索個人化的生命意義與價值, 瘋狂的創造著專屬於自己的一切:食、衣、住、行、育、樂、思想、信念,甚至本性...。 似野生動物般的在心理上最大化地畫設出自己認為的自在領域, 時時刻刻小心警覺有無被侵犯了界線。 無章法的戰鬥,帶來了傷害、危機與失落… 漸漸地, 我們越想「做自己」,卻越不知道怎麼和伴侶一起生活; 我們努力創自己的獨特,心理卻更在乎是否有人懂得; 我們追求屬於自己的價值信念,反而失去了可依循的真理; 我們打著「多元」的旗幟,批判主流的打壓,卻沒注意自己是否也成為另一股讓別人受傷的勢力; 我們呼喊著自己非主流的價值,卻變成另一種更高明的掩飾自己內心焦慮的手段,終於連自己都蒙閉了; 我們說這叫尊重,卻反而讓自己的心靈更顯脆弱與容易受傷; 我們天性有著對關係的渴望,到後來卻只能安慰自己:一個人也可以很快樂... 我們可以與伴侶一起美好 我們走對了路,卻用錯了觀念在走, 天真的視付出、委屈、妥協、隱忍為關係大忌, 但哪有游泳不濕身的呢? 要說的是,關係是從「一起」這個觀念開始的! 真心祝福每個人都值得擁有親密伴侶,也值得被擁有, 我們可以好好為自己負責,同時享有美好關係帶來的滋養; 伴侶間深度的交會是迷人的,每個人都可以, 只要你用對方法。

解景然 Sky Shieh

【現任】 看見諮商所 心理師 台北/新北市家防中心 處遇心理師 包文理論顧問有限公司 專案經理 【經歷】 各地衛生局家庭暴力防治 外聘督導/委員 家庭暴力防治處遇計畫 處遇心理師 衛福部安心專線 督導 新北市圖書館講座 講師 【治療專長】 男性治療:男性在社會中常被塑造成堅強、有能力、不能倒的形象,但再強的選手也是會需要一個教練在旁給予回饋,一來看見潛能、一來看見困境,再依造每個選手的特色給予打造專屬的目標。 親密關係:伴侶諮商、婚前諮商、關係健檢、外遇修復、婆媳/岳婿議題、離婚商談、熟齡親密、共同成長、教養諮商、關係衝突 家庭關係:親職教養、成人親子關係、手足議題、家族治療、與父母親和解、家族世代探索、代間傳遞 創傷復原:被外遇創傷、政治創傷、關係創傷 家庭暴力防治:相對人諮商、相關法令、社會資源、關係修復、創傷復原 自殺防治:自殺守門人培訓、危機晤談、重要他人諮詢、自殺遺族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