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39年(昭和14年) 開始在月台叫賣蕃薯餅(池上飯包的前身)開始算起。池上飯包整整走過了七十二年的光輝歲月,也是台灣目前最具歷史代表的月台飯包。雖經過多年來不斷的創新與成長,而這份「用心做給出外人吃的飯包」的初衷卻始終沒變,如今更將池上飯包的精神擴散到全台灣每一個角落。 以懷舊古早味將池上飯包相關年代的文化忠實的呈現出來,包含月台叫賣文化、電影間文化、茶室文化、洗衣場文化、柑仔店文化、學堂文化、稻米文化,也把阿嬤當初製作飯包的場景原汁原味呈現出來。 如今可以在本館感受在月台上買飯包在火車上吃飯包的情景,也體驗古早飯包月台叫賣,也能作農家碾米DIY,也能在復古教室裡聽著導覽人員講飯包故事,在參觀農具之餘也能親自玩玩看早期農具知道農家的辛勞,離開前也能寫上館方準備的祈福卡片或黑板塗鴉到此一遊。 文化故事館裡裡外外都是文化的展現,用餐、休憩、體驗、照相都讓遊客玩得不亦樂乎,加上保留原味的古早味飯包,讓本館成為花東著明景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