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39年(昭和14年) 開始在月台叫賣蕃薯餅(池上飯包的前身)開始算起。池上飯包整整走過了七十二年的光輝歲月,也是台灣目前最具歷史代表的月台飯包。雖經過多年來不斷的創新與成長,而這份「用心做給出外人吃的飯包」的初衷卻始終沒變,如今更將池上飯包的精神擴散到全台灣每一個角落。 以懷舊古早味將池上飯包相關年代的文化忠實的呈現出來,包含月台叫賣文化、電影間文化、茶室文化、洗衣場文化、柑仔店文化、學堂文化、稻米文化,也把阿嬤當初製作飯包的場景原汁原味呈現出來。 如今可以在本館感受在月台上買飯包在火車上吃飯包的情…See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