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百年歷史的「肚臍餅」據聞為日據時代苗栗糖廠一群日本技師,有感於思念家鄉和果子情懷,與當地居民共同研發出小巧好吃的「肚臍餅」,居民大都稱之為「綠豆餅」。台灣早期因物資缺乏,勤儉的客家人於是利用廉價的蕃薯磨成粉再做成餡、製成餅,專門給小朋友食用以補充營養,而因為方便嬰幼兒喜歡食用,故做成奶頭形或類似肚臍狀,也因此有人稱為奶頭餅,是客家小孩奶嘴的替代品,是客家庄經常看到的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