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光・未來・創新

2018年,台灣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同年5月,銀光未來創新協會成立,最大目標是希望這個社會每個人,老後能好好生活,自由選擇生活方式,讓長壽成為幸褔的事。

|照顧好老人家,世代就能永續

協會創辦人朱立倫曾見過某位退休醫師,隻身一人揹著簡易驗光設備,到偏鄉為長者檢查眼睛。時任新北市長的他著手調查,發現老年人口眼睛健康受檢率只有1%。9成多視力退化的長者,靠夜市路邊攤的廉價老花眼鏡解決;他甚為憂心。

朱立倫當時許下心願,希望能與新世代一起,結合公部門及民間力量,找出創新作法,從各方面照顧老後生活。

於是他著手籌備銀光未來協會,結合新創企業、關懷團體、政府部門,從暸解長輩需求開始,重新設計健康生活的品質標準——從高齡住居的創新、外出安全的關懷、身心健康的維持,到珍貴記憶的傳承;長至百年基準、小至生活細微。直至今日,為善不欲人知的無名氏好友,是支持協會運作的最大動能。

如果能符合長者與各世代需求,我們的生活環境、城市,乃至於整個社會,也才能可長可久。「銀光」與「未來」放在一起討論,具體指出解決世代問題的方向。

|從免費敬老眼鏡開始

「免費敬老眼鏡」的構想,源於那位退休醫生帶來的啟發。這項善行義舉提供的不只是一副免費眼鏡;更重要的,是藉由配鏡驗光,創造一次眼睛健康診察的機會,並從中篩出無數罹患青光眼、白內障、黃斑性病變卻不自知的長輩,能導引他們受到正確的治療。

從2017年開始,從新北出發,進而走到宜蘭、雲林、台北、台東、桃園、屏東等七個縣市,由創辦人朱立倫匯集捐款,攜手公益眼鏡行、驗光師公會、眼醫師公會的力量推行,匯集上億元資源,以及無限的愛心,讓20萬名65歲以上的長者,以專業驗光配一副適合自己的老花眼鏡,也獲得眼睛健康診療的機會。

眼睛看清楚,世界就變得更安全,生活也更能自立。過往老人家忽視視力照護,是整個社會習慣的縮影。過往每個生活習慣,都需要一點一滴被檢視思考;更進一步,銀光未來協會看到了「好居」。

|好居生活實驗計畫

長者的居住照護,始終是社會關心重點。早期有「送父母到老人院=不孝」的觀念;子女想的是安全的健康照護,長者想的卻是孤獨。現在的「好居」得兼顧兩者——有通用無障礙設計、健康照顧,還要能創造群居的快樂;更全面的思考,還會加入空氣品質、耐震、生態環境、群居快樂的考量。

我們都會變老,也希望有一天老了,可以住在「想回家的家」,分享成就的地方,世代能夠共存的地方。如此好居,從現在就應該著手規劃,不必等待退休那天。協會目前正走訪各地,設計好居模式,希望設定永續的品質標準,推廣社會採用。我們也期待各大企業,未來更將資源投注在「有價值的住房」上。

|銀光記憶寶盒,收藏世代感情

世代彼此的理解,必須靠生命故事的紀錄與閱讀,才能打開對話的空間。協會也與不同的設計團隊合作,為長者研發專屬的「記憶寶盒」,拉近情感距離,真正落實高齡陪伴的認同感。

我們相信,有寶寶禮盒,當然也可以有阿公阿嬤的生命故事寶盒。生命的承先啟後,倚賴的是美好記憶的累積,與知識的成長。這些基底,來自時間銀行,儲蓄的是一生的記憶。

2019年,銀光未來創新協會擔任整合平台,集結包括 5% Design Action 、台灣老大人活力發展協會等10家設計新創團隊,在新北市的銀光未來館 舉辦成果交流展,促成台灣社會對高齡記憶傳承的重視。

|世代合作,共創銀光未來

「如果人生是一個拋物線,那年紀越大,二次青春才正要開始。」

二戰後嬰兒潮快速老化,上個世代累積的資源正要回饋;歡迎大家加入協會,積極著手規劃自己理想的老年生活。青年以此創造利基,長者減輕年輕世代負擔,正是最好的世代合作。

英國思想家以撒‧柏林提過:「積極自由,重點在於自主、做自己的主人。」銀光未來創新協會,邀請大家來做自己人生的主人,獻給更美好的未來。"